现在位置:中国衡器网首页/关于协会/中国衡器工业发展史/第一部分行业综合篇/第三章

第三章 行业归口管理

    衡器是一种保证公平贸易的计量器具,对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自古以来各朝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严加管理,以法治衡。《论语》中即载有"审法度,修废官,谨权量,四方之政行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布政令,实行"书同文、车同轨,…… 衡同轻重",统一了度量衡,并规定度量衡统由官府监制,不得私造,即把衡器的生产和使用纳入法治轨道;唐朝的《六典》律定每年定期由官府校验衡器,凡使用不符者均处以仗刑;清朝乾隆执政时期,又进一步指定了对'权'的制造和管理;国民党统治时期,也曾指定由工商会统一管理度量衡,并在1929年颁布了《中华民国权度标准》,规定重量计量以公斤为标准并与市斤通用,即1公斤等于2市斤,1市斤为16两。

    全国解放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计量监督管理,通过颁布法令法规和设置管理机构等措施强化这项工作。

    (一)颁布法令法规 建国初期,全国在用的度量衡制度比较混乱。1950年,中央财经委员会通过了准备推行公制的意见,并责成轻工业部通过调研提出统一全国度量衡制度的具体方案;1951年4月13日,轻工业部向政务院和中央财经委员会呈报了《为统一度量衡,请逐步推行公制的意见》;嗣后,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通过多个渠道积极促进公制的实施;政务院陈云副总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推行公制工作;1955年国务院决定设立全国计量总局;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并发出《关于统一计量制度和进一步开展计量工作的补充通知》,规定以公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制度,并保留人民习惯使用的市制,确定改十六两制为十两制,即10两为1市斤,2市斤等于1公斤,等等,从而实现了新中国度量衡制度的统一,成为我国计量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计量法制建设步伐逐步加快。 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随后,国家计量局和轻工业部联合发出通知,对计量器具实施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问题作出具体规定,要求自1986年1月1日起,凡新设计制造的各类衡器及其说明书、铭牌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以非法定计量单位刻度的老产品允许延续生产到1986年底;1987年1月1日起只准许生产以法定计量单位刻度的产品。

    1985年9月6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并由国家主席签署命令正式颁布,于1986年7 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计量工作领域的基本法,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全面规范计量工作的法规。计量法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措施,充分体现了计量的严肃性。

    (二)设置管理机构 建国后,国家在进行计量立法的同时,还设立专职机构负责管理衡器:

    1949年至1953年,由中央轻工业部统一规划生产和监督管理度量衡器具;
    1954年由国家地方工业部规划和监督管理度量衡器具;
    1955年衡器工业生产部门划归机械工业部管理,监督权由轻工业部行使;同年底成立了国家计量总局,行使度量衡监督管理权;
    1956年至1964年,衡器工业生产划归轻工业部管理,具体工作设在轻工局日用工业处,并起始设置专人(当时为武学林)管理;
    1965年至1966年衡器生产划归第二轻工业部部长徐运北管理,具体工作设在农具五金局五金处,处长为梁定商、高延陵、万一心,管理人员为武学林、罗家盛二人,衡器产品的计划分配工作由供销局潘坤柔负责;'文化大革命'动乱初期处于无人管理状况,1968年初至1970年春,中央委派军代表进驻二轻部,从各司局推选28名干部组成生产办公室,谢鑫鹤副部长任主任,当时负责衡器生产计划和基建、分配的是孙树荣、张景尧;1970 年4月,轻工、二轻和纺织三部合并组成轻工业部,钱之光任部长,谢鑫鹤任副部长主管二轻部门工作,当时由二轻局五金处负责衡器工业日常管理工作,先后有李永财、陈祖勋、潘坤柔、杨定森做专职管理工作;1976年,五金处内设立了衡器生产专业管理小组,李永财为组长;二轻局长为史敏之。1978年(5月 18日),轻工、纺织两部分立,衡器工业生产由轻工业部二轻局划转到机械局管理,管理人员增加到3人金城、张晖;1983年设立了专职的衡器处负责管理衡器的规划计划和生产、产品分配以及原材料配套供应、质量标准等综合工作,编制定为9人,直到1988年年中。

    1988年国务院实施机构改革,轻工业部决定撤消大部分专业局,实行政企剥离,原机械局主体转入中国轻工业机械总公司,实行企业编制,衡器工业的生产管理由轻机总公司代行职能;但时隔不久,行政管理职能划归新组建的轻工业部技术装备司。实行行政性归口管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机制,对于遏制无序生产、治理粗制滥造发挥了行政约束能力,对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规范作用,其主导作用是应当肯定的。但是,单一的专业部门管理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实践中,当时的国家行政综合管理部门国家计量局、国家标准局及后来合并组建的国家技术监督局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多部门,也从制定政策法规、实行检验监督、规范生产环境等诸多方面发挥行政管理职能,促进衡器工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衡器的功能迅速扩展,越来越广地运用于许多产品的生产流程中和市场的流通环节中,衡器在市场中的商品属性也已确立。因此,在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推动企业、行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对企业多令齐下、干预过细等问题,产生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

    随着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改革逐步加快,对企业的行政管理职能迅速弱化。1993年,原轻工业部撤消,设立中国轻工总会,后改设国家轻工局;1998年,九届人大通过了撤销一批专业部委的改革方案,原国家轻工局改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负责协调管理行业协会。专业管理部门撤销后,行业的发展和权益保护通过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自治组织得以实现。

    中国衡器协会成立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并从成立之日就立足于破除历史形成的"门户之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努力为全国衡器业服务,以全行业的发展和兴旺为己任。时至今日,行业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已使同行之间以往存在的部门界限、地区界线、所有制界限不复存在,协会在规划行业发展、协调行业运行、为政府制定行业政策提出建议和做好各项服务等方面,越来越发挥出它在行业中的主体作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衡器工业这个小行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同心同德搞好我们的行业协会,迅速壮大行业的力量,对于协会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义不容辞的。

    (三)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是建国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中心环节。由于衡器行业规模小,在五十年代实行企业自产自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衡器的需求不断扩大,1957年衡器产品总产量达到16.3万台, 1960年总产量达到31.2万台,但普遍存在产品质量不稳、经济效应不好的问题,而且品种很少(大型专用衡器年产量不足3千台),不能适应国民经济需求。

    1960年以后,国家指定台秤、案秤和大型专用衡器的生产列入轻工业部计划;1961年起,大型专用衡器列入国家计划。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因许多小企业关、停、并、转,总产量下滑。1963年后,国民经济恢复较快,但原材料(钢材、生铁等)供应出现紧缺,遂形成了产品分配同原材料供应配套的管理机制:大型专用衡器实行定点生产,原材料统一供应,产品由轻工业部分配,地方无权设点生产和分配产品;日用衡器(台、案秤)列入轻工业部计划,基本实行定点生产,产品由商业部统一收购销售,原材料(生铁)需求按定额核定随计划供应;日用衡器的主要配套件--计量杠杆也是定点生产,统一供应铜材,后因铜材严重短缺,轻工业部于1964年投资140万元在沈阳衡器厂新建了一个生产钢体镶铜片的计量杠杆车间,杠杆产品由轻工业部统一调拨分配。经过管理机制的调整,衡器工业生产逐步趋于稳定,到1965年,总产量恢复到30.3万台,其中大型专用衡器产量迅速上升到2.6万台。'文化大革命'期间计划管理一度中断,生产受到冲击,产量逐年下降,直到 1971~82年(当时主管衡器钢材供应指标供应单位是轻工业部供销局马富海处长)年后才逐步得以恢复,衡器产品全部列入轻工业部计划,每年由轻工业部主持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大型专用衡器订货会议,核定各部委和省市区申报的大型专用衡器需求量,统一安排生产供货,计量杠杆的供需合同也在会上签订。到1987年后,台、案秤的刀、刀承、吊环等主要标准件和电子衡器的传感器、显示器也列入订货会。在"四五" 计划(1971年至1975年)期间,衡器工业首次提出了"三个并举和三个为主"的发展方针(即机械自动化、机电自动化、电子自动化同时并举,以机械自动化为主;老产品改造与新产品研制同时并举,以老产品改造为主;老产品标准系列化与新产品定型同时并举,以老产品标准系列化为主),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四五"计划期间衡器年产量增长近一倍,但仍普遍存在质量低、效益差的问题。"五五"计划的实施正值全国由乱到治的转变时期,衡器工业也逐渐稳定回升,1980年总产量达到103万台,其中大型专用衡器产量达到12.3万台,比1976 年增长1.6倍。

    1978~1982年马波生(任轻工部机械局长)同志主持1980年开始编制衡器工业生产"六五"计划(1981年至1985年),这是衡器工业第一个自成体系的长期规划。当时提出的行业发展指导思想是:提高衡器产品自动化水平,积极发展电子衡器产品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新品种,加强企业管理,打基础、上水平、补缺门、攻成套、增效益。这对处于改革初期,基础和效益都比较差的衡器行业确有推动作用,经过五年的努力,计划中拟定的主要指标均有突破:期末年总产量指标115 万台,实际完成约146万台;大型衡器年产量指标15万台,实际达到 26.8万台,比1980年增长2.2倍;年总产值指标2亿元,实际达到2. 7亿元。"七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手动改自动,机械改电子"的发展方针,衡器行业也逐步形成了新的格局。由于资金投入增多,产品结构开始向高技术含量转化,衡器生产不仅产量上升幅度较大(1990年年产量达到185万台,比"六五"末年增长32%),而且工业总产值增幅更大(年总产值达到6.75亿元,比1985年增长2.5倍)。

    八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计划管理权限逐步下放,日用衡器计划划归地方,商业部也不再统一收购销售,国家计划和归口管理部门计划中的指令性部分逐步缩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管理逐步淡化。由统购统销到市场竞争,由定点生产到优胜劣汰,这是一个艰难的转变,又是一个客观的必然。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市场,而市场的发育也非人的主观意志能够催化的,因此,计划经济这个特定历史时期产物的消亡不可避免,国家计划亦逐步形成为指导性计划。

    为适应衡器行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新局势,1986年10 月由中国轻机总公司出资30万元衡器企业共同集资150万元,成立了衡器联营公司北京总部。由张景尧任董事长、武学林任总经理。1988年由李家琳任董事长。韩蕴忠、王天琪刘晓华分别担任过总经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做过贡献到1996年衡联公司结束。

    九十年代实施的"八五"计划和"九五"计划都是指导性计划。"八五"计划的基点是以调整产品结构为中心,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行业改组改造。调整产品结构的目标是积极发展电子衡器,普及、推广机电结合秤和弹簧度盘秤,逐步减少杠杆式机械秤,逐步淘汰杆秤,到"八五"计划末期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商业网点和集贸市场实现以自动指示秤为主要称重计量器具。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这一目标基本实现,1995年衡器产品年产量达到333.8万台,为1990年的1.8倍;工业总产值达到16.5亿元,比1990年增长1.3倍;批量生产电子衡器的企业超过160家("七五"计划末年约有70家);电子衡器产量占衡器总产量的比例,由1990年的1.2%上升到2.3%,其中大型专用衡器电子产品的比例则由27.9%上升到37.9% 。"九五"计划确定继续坚持"手动改自动,机械改电子"的行业发展方针,在调整产品结构时,注重优化产品结构和技术创新;在抓好上质量、上品种的同时,还要抓产品上档次,注重提高技术含量;实施名牌战略,通过创名牌强化质量意识,推动企业进步和行业发展,推进改组改造;在努力满足国内各行各业对衡器产品的多方面、多层次需求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扩大产品出口。从"七五"计划开始,协会就积极协助政府开展调研,并配合行业主管部门推动计划中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在编制和实施"八五"计划过程中,协会则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这一时期国家机构职能迅速向宏观花转变,市场推动企业向科技先导和效应型转变,行业的格局也随之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协会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及2010年长远规划,都是在政府指导下由协会主持调研、编制,在广泛征求行业内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