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办:中国衡器协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信息

齐抓质量提升 共建质量强企
—— 浅论岗位质量、团队质量与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

党建锋


2020年九月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质量月,今年国家层面的质量月活动主题为“建设质量强国、决胜全面小康”,而中航电测企业层面的质量月活动主题为“齐抓质量提升、共建质量强企”。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在当前国家全面推进“双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积极应对“疫情黑天鹅”及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宏观大背景下,建设质量强国、决胜全面小康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使命担当;而从企业组织微观层面,我们每一位员工立足岗位充分保障及提升自身工作质量,全员齐抓质量提升、团结共建质量强企,无数质量强企汇聚在一起就是质量强国。

作为企业组织之一员,我们每个人立足岗位的工作质量更是与企业组织的发展成败息息相关;所有员工的岗位工作质量凝聚在一起,就代表着企业组织的质量竞争力与强大战斗力。

华为总裁任正非曾深刻指出,“质量是华为的立身之本,质量文化是华为最基础、最根本、最核心的企业文化,优先满足客户需求则是华为的企业精神,根植在这样的华为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中,是华为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质量不好是耻辱。”不仅仅对于华为,对于任何企业组织来说,质量都是其生存之本和安身立命之基,那么如何“齐抓质量提升、共建质量强企” —— 如何充分激发组织全员立足岗位的质量意识与质量能力,持续助推企业产品质量及客户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夯实企业组织质量竞争力呢?这就需要不断夯实员工的岗位工作质量、夯实组织团队工作质量、提升企业未来创新质量水平。

提升员工质量意识与能力 夯实岗位工作质量

众所周知,产品和服务是企业联系客户的桥梁和纽带,而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质量的优劣,其根本则取决于企业组织每位员工岗位工作质量的好坏,包括我们的管理工作质量、技术工作质量、生产工作质量、售后服务工作质量等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才最终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最终产品质量及客户服务质量。

企业组织每位员工立足岗位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及项目团队分工,一丝不苟把手上的工作干好,不给上下道工序添麻烦、不给团队项目添麻烦,不给上级或下属添麻烦,尤其是不给客户添麻烦,持续满足客户对于我们产品和服务的心理预期和使用要求,大家一起责任担当团结奋斗、创造价值、向上向善,才能最大化保障最终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质量,企业组织才能以优良产品及服务,持续赢得市场欢迎和客户信赖,从而奠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根基。

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有一些员工因个人职业素养欠缺、岗位质量意识与质量能力不足等,而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面对工作放任懈怠、得过且过、逃避责任、缺乏担当,如此想要保证岗位工作质量显然是天方夜谭。

这类负能量爆棚员工对待岗位工作普遍持有的是逃避心态和得过且过心态,仿佛觉得这样下去自己才是在占组织的便宜,自己才过得轻松自在。殊不知此种消极心态和懈怠懒散工作作风,不但会让他们的岗位工作质量堪忧,还会让他们长期承受内心消极懈怠、浑浑噩噩、毫无职业发展前景及人生希望的巨大精神痛苦。而唯有早日醒悟、深刻反省自身消极逃避心态,充分认识到这种逃避心态只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糟,从而坚定不移地选择以积极进取、敬业担当、创造价值、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作风对待自身岗位工作、夯实质量意识与质量能力,每天以十二分的心血付出充分保障岗位工作质量,持之以恒坚持才能过得既充实快乐、又充满人生希望。

另外,如果你选择自我放纵、消极懈怠不好好干工作,不仅影响自身职业发展前景、让你的人生黯淡无光,更关键的是会影响到上下道工序、甚至整个团队的工作质量,最终则可能会影响到产品实物质量及客户服务质量。不管你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这种对待自身工作质量敷衍应付、消极懈怠的不良作风本质上都是缺乏自尊心的表现。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深刻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变得重要,但如果不明白人的重要性取决于其对他人和社会所做出的贡献的话,就有可能误入歧途。”同时他亦指出,“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是使自己幸福的唯一方法。”人天生是社会动物,我们每位员工生存发展于企业组织中,天生渴望获得组织归属感、团队认同感和个人尊严感等,这种种正向价值感的获得都有赖于我们立足岗位为团队、组织和客户持续做出自身价值贡献。

在立足岗位敬业精业、创造价值、向上向善的过程中,我们的质量素养扎实、价值贡献突出、工作成果丰硕,自身不仅会获得组织丰厚价值回馈,更重要的是,我们会获得企业组织的认可、领导的称赞、团队同事的尊敬和客户的信赖。

我们在内心深处会为自己诚实正直、兢兢业业、责任担当的良好质量态度、扎实质量素养和持续价值贡献而深感自豪;我们会发自内心由衷体会到一种内在的工作自信感、成就感和尊严感。这种工作自信和内在尊严正基于我们坚持创造价值、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工作作风、以及持续价值贡献被组织接纳和团队认可,它们正是我们的组织归属感和团队认同感的核心与基石。

互帮互助抓团队质量 团结共建质量强企

我们每位员工在夯实及提升自身岗位工作质量的同时,更要不吝分享自身工作经验心得体会,同时虚心学习团队其他同事的质量心得与质量感悟,互帮互助,学习借鉴才能共同提升、一起进步成长,从而达到团结共建质量强企之目的。

团结共建质量强企、持续优化组织质量体系,为客户提供质量优异的最终产品及良好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光靠我们某一位员工或某个小团队努力显然是不够的;而是要组织全员都要付出不懈努力、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每一条流程都要一丝不苟干好、才能最终保证产品实物质量及客户服务质量的完美无瑕。

在此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虚心学习其他同事、领导的质量心得、质量帮助与质量指示,接受上下道工序客户的质量反馈与外部客户的质量反馈,并坚决贯彻“问题导向”原则,紧盯个人岗位、工作流程、团队项目中的质量薄弱环节、质量突出问题、质量细节问题等,利用各种科学的质量工具与质量方法论、刻苦钻研,高效高质解决各项质量问题,确保质量问题归零。

我们千万不能抱着自己的工作自己说了算、自己的工作肯定没问题的自负自大心态,拒绝他人的质量问题反馈与沟通交流。心理学研究表明,就像你不借助镜子就无法看到自己的后脑勺一样,我们每个人通常都有着自己无法意识到的思维盲点、心理盲点与工作盲点,而如果没有周围领导、同事及外部客户这一面面“镜子”的反馈提醒,我们可能永远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都会沉浸在自身工作完美无瑕的“良好错觉”中。因此任何时候,我们一定要抱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精神,务必端正质量心态,虚心接受来自内、外部客户的质量问题反馈、质量意见与质量指导,从而才能有的放矢、高效准确解决很多我们可能意识不到或没有清楚洞悉的质量问题根源,持续提升我们的质量意识与质量能力。

另外我们在质量工作过程中,还要抱着互帮互助的精神、积极为其他同事工作开展及质量提升,提供外部客观反馈意见和建设性的良好建议等。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平时自己的工作都够忙的,哪有时间为其他同事工作开展提供帮助、给予意见呢?其实管理心理学早已实证研究证明,在工作中积极为其他同事提供帮助,不仅不会给我们添麻烦,反而会持续提升我们的团队向心力与组织归属感,让我们的内心充满更多干好工作的激情动力,更有意愿为团队和组织发展做出价值贡献,从而也在客观上有助于提升和拓展我们的职业发展空间。

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其实人都有喜欢自己帮助过的人的心理本能,你越是愿意主动帮助其他团队同事,你越是会对团队及同事有亲切感与归属感,从而越会激发自身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工作热情与心血付出,进而影响整个团队都潜移默化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创造价值、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文化氛围,为团结共建质量强企提供强大组织凝聚力与文化向心力的坚实支撑。

创新创效拓未来质量 打造质量竞争力与质量源动力

再进一步说,企业组织每位员工在夯实自身岗位工作质量、助力团队整体工作质量提升基础上,更要基于外部宏观经济挑战、组织战略发展方向、组织变革要求及客户当下及未来动态变化需求等,持续不断改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下一步的工作质量提升及质量强企建设未雨绸缪、做足准备,如此才能为助推企业组织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质量内生动力,在组织中生存的每位员工个体亦才能获得良好职业发展前景。

在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双循环”体系建设及疫情黑天鹅带来的严峻挑战面前,唯有企业组织全员基于外部市场动态变化,紧盯客户当下及潜在需求,夯实自身岗位工作质量及提升团队工作质量的同时,不断筹划、拓展、未雨绸缪为做好下一步质量工作做足准备,持续改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创效工作质量成果,才能源源不断产出受市场欢迎及客户认可的质量精品及优良服务,才能团结共建质量强企、助力企业组织以强大的质量竞争力决胜市场、赢得客户价值回馈,奠定组织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根基。

质量稳定夯基石、质量提升拓未来;全员齐抓质量提升、团结共建质量强企。唯有企业组织全员一方面立足岗位兢兢业业、责任担当、创造价值、向上向善,以强大的质量意识与质量能力,认认真真抓好自身当下岗位工作质量与团队工作质量;另一方面积极适应当前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响应组织变革发展要求、紧盯外部市场和客户需求迭代,持续进行工作改进创新、源源不断进行质量优化、质量创新与质量突破。两方面相互结合、统筹考虑,才能既保障企业组织当前产品质量及客户服务质量,又能以持续不断的创新创意工作成果和工作质量创新突破,助力企业组织后续产品质量及客户服务质量稳步提升、迭代优化,为新时代“双循环”国家宏观经济体系下的企业组织兴旺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质量竞争力与质量源动力,共同助力质量强国建设、决胜全面小康目标辉煌实现!

 

THE END

关闭窗口      行业信息      网站首页


中国衡器协会
微信公众号
手机扫描左侧
二维码进入
中国衡器网
手机版


 网站主办: 中国衡器协会  北京北三环西路43号青云当代大厦806室  Tel: 010-62115995  Fax: 010-62115741   京ICP备05008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