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办:中国衡器协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称重技术研讨
 关键词:

共 21 页  当前是第 10 页  请选择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上一页 下一页 

共 809 篇文章

关于自动衡器行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作者:梁跃武 发表日期:2016年4月
摘要:本文分析了自动衡器的特点及自动衡器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矛盾,提出了自动衡器行业创新发展的思路。

不断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作者:胡其锋 发表日期:2016年4月
摘要:企业从要素驱动转为创新和市场需求的驱动, 企业创新文化需要大家共同培育和参与,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是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目标

人力资源,是企业成长的核心要素——浅议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作者:罗伏隆 发表日期:2016年4月
摘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难以跨越“坎”与“瓶颈”,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缺失和企业的创新力严重不足等几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成长的核心问题, 中小企业须摆脱“小家子”气的营运管理,关注企业的系统管理,建立人才规划、引进、培养、考核机制,坚持管理者以身作则,持之以恒,才能促进业持续成长。

研究中国制造新需求 寻求衡器标准大发展 作者:陈成军 发表日期:2016年4月
摘要:深刻领会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新发展理念,迎接挑战,积极应对,思考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发展,完善标准体系,突出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的思想,做好衡器标准化工作,切实提高标准制修订质量和水平,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经济建设服好务。

装载机电子秤国家标准的几个亮点 作者:梁跃武 发表日期:2016年4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装载机电子秤》已经正式实施。本标准的准确度要求与国际建议R51保持一致,同时增加了在倾斜、颠簸、变速进行、变速举升等情况下对电子衡器的要求,增加了对试验载荷类型的要求。所增加的内容能更好的保障称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该标准的实施必将提高我国装载机电子秤的技术水平、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

基于K-Means动态数据中值估算的研究 作者:林金田 王梦娣 发表日期:2016年1月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推广型K-Means分类决策的动态数据中心值估算方法,能够有效实时准确地计算出具有幅度波动的动态称重系统中的正确称重重量,准确度高,实时性好,鲁棒性高。

称重传感器设计制造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作者:刘九卿 发表日期:2015年12月
摘要:本文就称重传感器企业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探讨了称重传感器结构设计模式创新;制造工艺模式创新;关键制造工序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建立数字化称重传感器技术体系和基础工艺支撑体系等问题,介绍了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的基本途径

公路称重设备的选型 作者:陈增典 发表日期:2015年9月
摘要:近年来随着公路治理超载、计重收费工作的开展,各种公路用衡器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各种衡器的计量精度存在着很大差异。本文分析了几种常见公路衡器造成称量误差的原因,阐述了公路用衡器的选型方法,希望对公路管理部门在衡器选型时能有所帮助。

电子皮带秤现场维护技术浅谈 作者:罗伏隆 倪钟华 发表日期:2015年8月
摘要:电子皮带秤在动态称重的过程中,获得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结果,是电子皮带秤生产厂家、用户和计量检测部门联合创造的技术成果。电子皮带秤有有诸多误差源,皮带输送机和秤区环境的维护、皮带秤的称量段的维护、校准性维护等“现场维护技术”工作,是减少皮带秤“误差”的有效途径。

神奇的“互联网+皮带秤” 作者:袁延强 发表日期:2015年7月
摘要:本文介绍了阵列式皮带秤在实现了与互联网相加后,给皮带秤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实现了准确计量、在线检测误差并修正。

物联网对传感器技术的新要求 作者:刘九卿 发表日期:2015年5月
摘要:本文就传统传感器如何适应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提出了对传感器技术的新要求是便携、节能、环保。技术发展方向是一部分产品应由传统型向全新型转型发展,并研发新结构、新敏感机理的传感器。……

动态轴载荷汽车衡校验的一些问题 作者:周祖濂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文章对动态汽车衡,特别是针对轴载荷汽车衡校验和测量结果应如何解读,谈了一些作者的看法,并通过一组实测数据作了说明。

皮带秤故障自诊断和自适应技术的发展 作者:方原柏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过程仪表的维护和故障诊断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何在线对皮带秤进行诊断,做到故障发现、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故障自适应,是皮带秤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简述了在这方面目前已经有实际应用的几项新技术:传感器常规诊断、称重传感器分路输出、冗余技术、故障自适应技术和远程诊断技术。

皮带秤已经进入4.0时代 作者:袁延强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本文从皮带秤的技术、价值、价格几个方面将皮带秤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划分为1.0至4.0版,并着重对4.0版(第四代皮带秤)的基本定义和内容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阵列式皮带秤”的研发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专家系统”的应用介绍了作者对“第四代皮带秤”的理解与实践。

创新是解决耐久性的必由之路——也谈电子皮带秤的耐久性问题 作者:沈立人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针对目前解决皮带秤耐久性问题上的不同认识,本文提出皮带秤的耐久性问题应该是走“创新”的道路,首先是要理论“创新”,其次是设计“创新”,而不应该总是在采用什么试验方法上反复研究。

滑槽秤在自动定量装车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梅雪峰 员小龙 杨怀刚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滑槽秤作为一种新型的连续累计自动衡器,当物料从滑槽中滑过时就能自动计量物料流量和累计量,很容易实现大流量下的连续累计计量,达到快速装车的目的。其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建造费用低、准确度高、装车速度快、维护量小等诸多优势。通过使用经验的积累,不断的技术改进,滑槽秤已经成熟的应用于自动定量装车系统中。

0.2级皮带秤来了,我们准备好了吗? 作者:陆勤生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即将发布新版OIML R50国际建议,该版本增加了0.2准确度等级,对此提出新版R50颁布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增加耐久性试验的建议。

浅议皮带秤合格性能保持期的评价 作者:盛伯湛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耐久性和稳定性是评价计量产品合格性能保持期的两种性能特征。此文通过回答《论皮带秤耐久性》一文提出的五大问题对如何评价皮带秤合格保持期的问题发表了见解,提议:在对皮带秤进行样机鉴定或型式评价时,应进行实验室耐久性试验;而对于现场某台皮带秤的检定和使用中检验、以及交付检验和使用中的性能核查时,则更宜考核其长期稳定性。

压电石英多分量力传感器及其应用 作者:刘九卿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本文针对工程结构动态特性研究所提出的多分量动态力的测量问题,介绍了以石英晶体为敏感组件的压电石英多分量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石英晶体特性;多个石英芯片组合及测试技术;石英芯片装配工艺要点,重点工序理论基础;多个多分量压电石英力传感器并联组成测量系统(测力平台)的特性与受力分析。

焊接密封型负荷传感器中膜片的优化设计 作者:汤建华 梁婵 徐修祝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密封膜片是焊接密封型称重/测力传感器中的重要组件。在设计时,密封膜片除了要保证传感器密封性能,同时还要保证尽量减小膜片本身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故优化设计是其必要环节。本文通过Pro/Mechanica软件对杯型密封膜片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方法对其它类型膜片的参数优化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几种称重传感器技术特性及应用分析 作者:杨青锋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称重传感器被称为电子衡器中的核心部件。本文主要阐述了电阻应变式、电磁力式、光电式、电容式、液压式、振动式、磁极变形式、陀螺仪式、光纤光栅式9大类称重传感器。分别对其进行的介绍和分析,有利于称重测力传感技术工作者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柱体螺旋弹簧电感线圈高温称重传感器 作者:陈万元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柱体螺旋弹簧电感线圈高温称重传感器设计方案。高温称重传感器由柱体螺旋弹簧电感线圈,称重信号传输线和测量调节电路组成。从而规避了电阻应变式高温称重传感器的电阻应变计、电桥电路、补偿电阻等元器件以及应变胶粘剂等材料和模拟称重信号传输的耐高温难题。

基于无线技术的本质安全型防爆设备的技术要求 作者:陈兰陵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称重仪表经常应用于工业场合,这些应用场合通常环境恶劣,例如极高极低的温度或者湿度,还有一些场合充斥着易燃易爆的气体或粉尘,一旦出现点燃源,很容易发生爆炸。配置无线通信模块的称重仪表,如果要应用于该类场合,须在设计过程,更多考虑可靠性和鲁棒性的提高。另外,Wi-Fi模块能耗较高,……

“工业4.0”发展与衡器行业技术对接 作者:陈日兴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本文从“工业4.0”革命的概念出发,引伸到面向制造业的“智慧工厂1.0”,以及世界各国所采取的策略与相关自动化新技术产品。文中进一步谈到我国衡器行业在工业4.0革命中的地位及应用,并结合目前衡器行业的现状,就如何结合工业4.0的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我国衡器行业对“工业4.0”制造技术及应用的重视。

国际建议、认证、检定 作者:周祖濂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笔者希望通过多年从事衡器计量工作的经验,对国际建议、认证,检定及其它有关问题谈一些体会,并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多范围衡器的特点及应用 作者:沈立人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在分别介绍了“多范围衡器”、“多分度衡器”、“多承载器衡器”三种产品的特点基础上,重点对多范围衡器的性能和检测方法进行推荐。自动切换的多范围衡器不但兼顾了多分度衡器的特点,还回避了多分度衡器难以通过检测的问题。

关于衡器模拟试验及装置的解析——目前衡器全性能试验中的热点问题 作者:陈日兴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本文从OIML衡器国际建议中有关全性能试验中的模拟试验与装置的规定入手,较全面的阐述了衡器在型式评价试验中模拟试验及装置的作用与方法,并重点提出了本人对于目前我国在模拟试验装置及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方法的看法与建议,以期引起衡器同行对模拟试验及装置的关注。

正确理解JJF1246-2010,规范企业计量许可管理 作者:罗伏隆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现行计量许可管理,执行的JJF1246-2010《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考核通用规范》,对计量器具制造企业的计量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体现了“从严要求、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和注重有效”的原则。……

关于最小秤量问题 作者:沈立人 陈成军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最小秤量在衡器的所有名词中可能是一个不起眼的术语,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到衡器的计量性能。在过去的年代里许多使用者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而在货物贸易中造成损失。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提出衡器选型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电子汽车衡承载器承力传力定位限位结构分析 作者:刘九卿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本文根据国内外电子汽车衡承载器、称重传感器、水平力抑制方法、定位限位装置结构与特点,遵循在电子汽车衡使用期限内承载器受力分配系数恒定不变的原则,介绍了承载器与称重传感器的连接形式及水平力抑制方法,重点讨论了......

安全提效下的轨道衡技术新要求 作者:冯化中 高长律 高春兰 伍新鹏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轨道衡技术以安全为基础,以提效为前提,需不断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和需求。安全提效体现在我国重载铁路的发展和货运速度的提高。在安全提效的形式下,轨道衡称重技术应具有前瞻性的技术贮备,本文愿与同仁共同探讨此事。

高炉300吨不断轨铁水衡安装方式的改进与完善 作者:谭晓彪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介绍湘钢在“一罐到底”技改工程中,针对高炉炉底16台不断轨铁水衡在安装使用后出现的诸多故障和设备隐患,进行了技术改进与完善,通过改造,其计量性能得到了提高,设备故障率降低,设备保障能力得到了提升,降低了设备维护强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降低轨道衡专用钢轨“断轨”故障技术方案与实施 作者:谭晓彪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轨道衡运行中的专用钢轨“断裂”故障一直是困扰机车正常运行与准确计量的技术难题。本人长期在生产一线从事轨道衡的维护与保养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与认识,愿与同仁交流切磋。

基于数字式智能飞机称重系统原理准确 作者:贾恒信 张展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本文通过对数字式智能飞机称重系统原理和力矩平衡原理的介绍和分析,提出了采用数字式智能飞机称重系统和运用力矩平衡原理对飞机机轮轮距(即飞机在秤台上的实际力作用点位置)准确测量的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应注意的事项,从而保证了准确、快捷、方便的测量飞机机轮轮距。

一种环保型电子汽车衡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罗伏隆 眭博 陈伟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生活垃圾计量工作,是垃圾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准确、高效、环保的智能型称量系统,己成为国内各垃圾处理机构不断追求的目标。设计制造适应现代垃圾处理称量工艺要求的智能化环保型电子汽车衡称量系统,具有实际意义。

大功率机车静态称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张玉东 伏滨 高绍和 杨纪富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为解决新制造、使用中、修理后的大功率机车轮重、轴重偏载问题,设计开发了大功率机车静态称重系统,该系统通过检测机车的轮重、轴重、转向架重及整车重量,经过计算机处理计算出车辆轮重差、轴重差以及单边侧轮重差,确定出机车的平面重心,并能依据检测结果计算形成指导机车轮重偏差的调整方案,依据调整方案进行调簧加垫,从而实现机车轮重、轴重均载平衡。

冷轧厂集中计量系统实现 作者:罗旭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集中计量是大型企业提升计量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的一种趋势,本文介绍采用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工控OPC技术实现冷轧成品集中计量的方法

对我国衡器标准类文件采用国际标准的若干建议 作者:盛伯湛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我国关于衡器的标准类技术文件常见的有《产品标准》、《计量检定规程》和《型式评价大纲》等三种。由OIML组织编制出版的《国际建议》,在内容上涉及到我国的上述三种标准类技术文件。因此我国在采用国际标准制订不同的标准类技术文件时,应当根据文件相应的任务和适用对象删除和增添部分不同的内容,以避免同化而模糊各自的基本任务。

浅谈标准制修订易被忽视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作者:陈成军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本文通过对标准制修订过程易被忽视问题的分析,提出影响标准申报立项、制修订质量和速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方法。细节决定成败,希望能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做好标准立项工作、提高标准制修订质量和水平。

检定电子天平值得注意的问题 作者:霍永久 杨宝华 朱报平 发表日期:2015年4月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检定电子天平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拙见,望能和同行交流。


稿件来源:
本网站刊登的称重技术论文均为作者向中国衡器协会技术专家委员会和《衡器》期刊的投稿。

欢迎投稿!投稿信箱:hqlw2010@163.com
联系电话:010-62115990
     010-62119973

 关键词:

共 21 页  当前是第 10 页  请选择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上一页 下一页 

点击此图标,下载安装PDF文件查看器
返回主页

 网站主办: 中国衡器协会  北京北三环西路43号青云当代大厦806室  Tel: 010-62115995  Fax: 010-62115741   京ICP备05008132号